固守名校招牌不如反思題海戰(zhàn)術
近日,一段“黃岡學生不做黃岡密卷”的視頻在網上熱傳,黃岡中學的多名學生在視頻中表示,聽說過《黃岡密卷》,但是從未做過里邊的套卷,并稱“這些都是假的”。記者聯(lián)系了黃岡中學一位陳姓負責人,他表示,《黃岡密卷》和學校沒有任何關系,學校現在在職的老師也沒有參與編寫,現在學校的學生不會去做《黃岡密卷》。
有媒體調查發(fā)現,《黃岡密卷》主編其實是華中師范大學考試研究院考試科學研究中心主任王后雄,系湖北黃岡人,多年來其主編的黃岡系列教輔已在市面上打響品牌知名度。做了那么多年黃岡題,現在才發(fā)現卷子竟然跟黃岡中學一毛錢關系都沒有,得知真相的網友紛紛掉淚。其中也包括我自己。20多年前高考備考,我們學校高三學生人手一套黃岡試卷,其難度據說比高考還要難。我清楚地記得數學老師一面講解黃岡卷一面安慰我們———啊啊,這題做不出來不要緊,那題做不出來也不要緊,“高考不會考那么難”?傊鐾觐}的感覺就是沒感覺、麻木,或者說,每做一次黃岡卷,就是對自己的一次羞辱。
如今真相大白,除了心塞,看其他網友議論,發(fā)現其實類似情況還蠻常見的。密卷多如牛毛,不止黃岡一家。比如啟東中學的學生表示從來沒見過《啟東中學作業(yè)本》,衡水中學的沒做過《衡水金卷系列》,南通的學生沒做過《南通小題》……讓我想起之前章丘鐵鍋走紅,有章丘人站出來澄清只知道章丘大蒜,從未聽聞有章丘鐵鍋這號物事。從來商業(yè)上出現的李逵與李鬼,為的不過銷量,爭的不過一個“利”字。但你要說黃岡人編的《黃岡密卷》真的就不如黃岡中學學生做的卷子,或者說,黃岡中學就能壟斷“黃岡”這個地名、代表黃岡其他學校,獨享所有以“黃岡”為名的考題書專利?我看答案還真沒那么是非分明。
“黃岡神話”早已遠去,回顧起來,黃岡中學過去在高考及國際奧賽中取得驕人戰(zhàn)績,做題并非唯一法寶。貧困地區(qū)的寒門子弟為出人頭地而格外用功,透過層層篩選集中的優(yōu)質生源,還有名師群體的互相激勵與帶動效應……黃岡中學過往的輝煌,那是特定時代一系列因素疊加與綜合作用的結果。有趣的是,黃岡中學如今光環(huán)不再,可為何打著其名號的高考產品依然吃香?我自己的解釋,這是如今高考備考不少學校和考生依然迷信題海戰(zhàn)術的反映。外地一般學校,老師覺得多做題沒壞處,把名校的題目買來讓學生全做一遍,寧可錯殺三千不可漏過一個,自己也算盡到了責任。至于學生水平適不適合做黃岡卷,做題到底是求心安還是真能提高,這些更重要的問題反而被放過了。
我看到有的評論認為:《黃岡密卷》雖然與黃岡中學無關,但確實和“黃岡”這一品牌的價值維護有關,因此“從商標注冊到品牌維護,(黃岡中學)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墒,即便“黃岡卷”被破真身,還是會有“天利38套”和其他名校卷,黃岡中學的名師流動、出走、被挖,他們的教學經驗也還是黃岡品牌的延續(xù),與其固守神話“黃岡”這個金字招牌,不如好好想想,如何讓考生真正從題海戰(zhàn)術抽身出來。來源:中國教育報
全國統(tǒng)一咨詢熱線: 400-808-8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