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全狀況
混凝土面板工程是整個主壩工程的關鍵,它直接影響上水庫能否按期蓄水、發(fā)電。由于混凝土面板施工采用滑模,施工難度大,技術復雜,工期緊,因此,施工安全管理難度明顯增大。結合施工時段、工期及現(xiàn)場具體情況,面板混凝土施工存在的安全問題及安全狀況如下:高邊坡作業(yè);雨季施工;施工用電;大型機械設施的使用安全等問題;施工現(xiàn)場均為“敞開式”施工,壩頂為周圍居民進出的主要通道,無法進行有效的封閉隔離,增加了安全管理難度。
2、編制目的、安全目標及適用范圍
2.1編制目的
面板混凝土的施工安全,是一項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施工中參與人員多,施工機具多,工程占地范圍大,加之施工中涉及高邊坡作業(yè)、立體交叉作業(yè)、水平垂直運輸作業(yè)等諸多危險因素,安全管理成為大壩面板施工管理的瓶頸,其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工程的進度、質量、投資、效益。實踐證明先進的安全管理理念、嚴格的安全管理、切實可行的措施是減少(杜絕)安全事故最有效地方法。為了滿足面板混凝土施工,確保施工安全,根據(jù)相關標準、規(guī)范及白龍江苗家壩水電站施工技術要求,我項目部編制了苗家壩面板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2.2安全生產(chǎn)目標
安全生產(chǎn)目標明確是安全管理工作的前提。在認真調查研究混凝土面板施工存在的安全問題、安全狀況及總結相似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經(jīng)驗的基礎上,結合項目施工特點及多年安全管理實踐,針對混凝土面板施工制定了“人身零傷害,機械設備零責任事故”專項安全管理目標,同時,以混凝土面板施工為主要安全控制核心,作樹狀圖形分解安全目標,使子安全目標具體化、明確化。
2.3適用范圍
本安全技術措施主要適用于水電站混凝土面堆石壩面板混凝土施工。
3、面板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大壩面板施工安全,關系著整個工程施工的順利進行及年度目標的實現(xiàn),項目部從工程實際出發(fā),從組織上、技術上提供安全保證,為主壩面板安全施工奠定了基礎。
3.1提高思想認識,強化安全教育
大壩面板整個施工過程,項目部始終把思想教育擺在首位。全面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方針,關鍵是思想。
首先,項目管理最高領導者思想上高度重視,具有強烈的安全意識,同時把能否堅持“安全第一”作為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
其次,建立“以人為本”的安全管理理念,強化現(xiàn)場施工人員的安全責任意識。切實把一線作業(yè)人員心中“你要我安全”的心態(tài),轉變成“我要安全”的心態(tài)。按照“三級安全教育”和“一票否決”的制度以及大量事故案例、事故通報、周安全會教育、季度安委會、標語宣傳、擺事實講道理等多種形式、多種途徑,提高了現(xiàn)場施工人員對安全的責任感。在思想上樹立了強烈的安全意識,為貫徹安全制度,落實安全措施,提供了強有力的思想保證。
3.2技術保證
苗家壩面板工程涉及到大型機械設施在高邊坡的使用問題,影響混凝土澆筑安全關鍵是滑模及牽引設備,項目部組織技術人員召開專題安全技術會議,依據(jù)面板寬度要求,借鑒以往類似面板施工經(jīng)驗,對滑模及牽引設備的匹配上進行精密核算,從技術上確保安全無誤。
根據(jù)無軌滑模的結構,14m和7m長滑模自重分別為8.4t和4.2t。牽引力計算公式:
T=(Gsinα+f(Gcosα-P)+τF)K
式中T為滑模牽引力,kN;G為滑模自重加配重,kN;τ為模板與新澆混凝土之間的粘合力,取2kPa;f為滑模與側模之間的滑動摩擦系數(shù),取0.1;F為滑模與澆筑混凝土的接觸面積,m2 ;P為新澆混凝土對滑模產(chǎn)生的浮托力,kN;K為安全系數(shù),取1.5。
則:T′=(84×sin35.5+0.1×(84×cos35.5-88)+2×1.5×12)×1.5=61.85kN
T″=(42×sin35.5+0.1×(42×cos35.5-44)+2×1.5×6)×1.5=29.4kN
經(jīng)設計計算,12m的滑模采用2臺10t卷揚機牽引提升滑模,鋼絲繩直徑為30mm;7m的滑模采用2臺5t卷揚機牽引提升滑模,鋼絲繩直徑為19.5mm。滑模用水平臺車運輸至工作面,25t吊車吊裝就位,并及時加載配重約2t(采用1.90×1×0.45m的混凝土預制塊),14m無軌滑模用2臺10t卷揚機、7m無軌滑模用2臺5t卷揚機牽引點在滑模兩側,牽引滑模緩慢平穩(wěn)下滑至倉面起始點,經(jīng)檢查滑模和側模安全無誤后方可投入混凝土澆筑;0惭b前,需對滑模板面清理干凈,無凝固的混凝土、水泥漿等,以保證混凝土表面的平整度。每臺牽引鋼絲繩直徑為Ф20.0mm,長度200m,卷揚機底座為鋼結構,底座用鋼絲繩Ф19.0mm錨固在壩后錨筋上,5t倒鏈緊固。經(jīng)運行證明:滑模及牽引系統(tǒng)安全可靠,運行良好。
3.3安全控制措施
3.3.1 交通安全措施
(1)加強安全警示標識,不斷強化安全意識。
(2)及時保養(yǎng)車輛設備,不得帶故障運行,消除安全隱患。
(3)嚴禁酒后開車。
(4)配齊與使用的機械設備配套的操作、保養(yǎng)人員,確保在大戰(zhàn)突擊施工高峰不打疲勞戰(zhàn),杜絕因疲勞連續(xù)工作造成的安全事故。針對主壩施工起吊任務比較繁重,項目部特成立了一個專門的小組,由幾名有豐富經(jīng)驗的人員擔任起吊指揮,特聘起重工,確保了施工的起吊安全。
3.3.2上游壩坡施工
(1)上游壩坡施工前,制定安全技術措施,向所有施工人員進行技術交底、安全教育,使職工切實認識到安全施工的要點以及注意事項。
(2)上游壩坡施工牽引設備,均應經(jīng)過技術鑒定或驗證后方可使用。
(3)上游壩坡施工要隨時檢查架子、腳手架、靠梯和防護設施,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解決,不得遷就使用。
(4)鑿毛、清理坡面時,作業(yè)人員要系安全帶、穿軟底鞋、戴安全帽,安全帶掛靠牢固后方可作業(yè)。
(5)上游壩坡作業(yè)必要時掛設安全網(wǎng),安全網(wǎng)高度隨著作業(yè)面升高而提高,安全網(wǎng)應拉直拴牢在固定的架子上或固定環(huán)上。
(6)上游壩坡作業(yè)時,嚴禁使用拋擲方法傳送工具、材料。作業(yè)所使用的材料應隨用隨運,用后及時清理,在腳手架或其他物架上,臨時堆放物品嚴禁超過允許負荷。
(7)上游壩坡作業(yè)面下方設警戒人員,嚴禁人員通行或工作。否則,必須采取可靠的安全防護措施,以免掉物傷人。
(8)上游壩坡施工人員上、下工作面時,嚴禁乘坐坡面各類運料臺車。
3.3.3模板加工與安裝
(1)嚴格按照設計要求加工模板。加工模板時,操作電刨電鋸等電動機具前,先檢查絕緣是否良好,防護設備是否齊備、有效,機件連接是否牢固,電鋸水管是否流暢,經(jīng)過試車合格后,方準正式操作。
(2)施工現(xiàn)場防護設施齊全。支模場地平整,電源線絕緣、漏電保護裝置齊全,切實做好模板垂直運輸?shù)陌踩┕蕚涔ぷ鳌?/span>
(3)模板工程作業(yè)時,根據(jù)高處作業(yè)安全技術規(guī)范的要求進行操作和防護,要有安全可靠的操作架子,必要時周圍設安全網(wǎng)、防護欄桿。在交叉要道施工區(qū)進行施工設安全警示牌,避免傷及行人。
(4)模板在運輸傳遞過程中,嚴格檢查運輸設備是否良好,鋼絲繩是否牢固,模板要放穩(wěn)接牢,防止掉落傷人。
(5)模板的安裝要嚴格按照工序進行,模板沒有固定前,不得進行下道工序的施工。模板及其支撐系統(tǒng)在安裝過程中必須設置臨時固定設施,而且牢固可靠,防止傾覆。
(6)坡面上支模所用工具不用時要放在工具袋內,不能隨意將工具、模板零件放在坡面上,以免墜落傷人。
(7)操作人員上下通行,不準攀登模板或腳手架上下。
3.3.4鋼筋加工與安裝
(1)鋼筋加工機械應保證安全裝置齊全有效。
(2)鋼筋加工場地由專人看管,各種加工機械在作業(yè)人員下班后拉閘斷電,非鋼筋加工人員不得擅自進入鋼筋加工場地
(3)鋼筋加工時,操作人員嚴格按照安全操作規(guī)程進行操作,機械運轉中嚴禁用手直接清除刀口附近的短頭和雜物。鋼筋擺動范圍和刀口附近,非操作人員不得停留。
(4)起吊鋼筋前先檢查調運設備是否良好,運行是否正常,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解決,不得遷就。起吊鋼筋時,下放禁止站人,待鋼筋降落至安全標高1m以內方準靠近,就位支撐好后方可摘鉤。
(5)鋼筋焊接時先檢查線路是否漏電、焊接機工作是否正常。焊接人員應站在所焊接頭的兩側,以免焊花傷人,焊接人員戴有色眼鏡和防護手套,不得用手直接接觸鋼筋。
(6)綁扎、安裝鋼筋時,遇到模板支撐、拉桿及預埋件等妨礙時,不得擅自拆除、割斷,以防發(fā)生事故。必須拆除時應取得施工負責人的同意。
3.3.5混凝土施工
(1)混凝土運輸車司機經(jīng)過培訓及安全教育。
(2)混凝土澆筑使用溜槽,溜槽必須固定牢固、連接牢靠。另外還應檢查倉內支撐、模板等是否安全可靠;炷翝仓䲡r,指揮人員應給出明確信號,各級操作人員準備就緒方可下料。
(3)澆筑時,倉內支撐、鋼筋、拉條、埋設件等不得隨意拆除、撬動,如須拆除、撬動必須經(jīng)得施工負責人的同意。
(4)平倉震搗時,不得碰撞模板、鋼筋、拉條、預埋件,以防變形、倒塌。平倉震搗過程中,經(jīng)常觀察模板、支撐、拉筋是否變形。如發(fā)現(xiàn)變形有倒塌時,立即停止工作,并及時報告有關指揮人員,及時解決。
3.3.6施工機械安全管理
3.3.6.1卷揚機
(1)卷揚機必須有可靠的制動裝置(自動制動器、手閘、腳閘),如制動裝置發(fā)生故障,及時修復以免留下隱患。
(2)卷揚機安裝在堅固的基礎上,安裝地點必須使工人能清楚地看見重物的起吊位置,否則應使用自動信號或設立多極指揮。禁止在黑暗或光線不足的地方進行起重工作。
(3)鋼絲繩在卷筒上必須排列整齊,尾部卡車,工作中最少保留三圈以上。
(4)起吊前,應先清理起吊地點的障礙物,通知無關人員避讓。
(5)操作中要聽從指揮人員的信號,信號不明或可能引起事故時,暫停操作。
3.3.6.2 吊車
(1)在上游坡面使用吊車時,吊車有牢固的牽引裝置、應急裝置,以免發(fā)生危險,操作人員應熟練掌握操作規(guī)程。
(2)各種物件正式起吊前,應先試吊,確認可靠后方可正式起吊。
(3)吊運鋼筋或模板等物件時,必須保持物件重心平穩(wěn)。如發(fā)現(xiàn)捆綁松動或吊運工具發(fā)生異樣、怪聲,應立即停車進行檢查。
(4)吊運物件時,通知無關人員避讓,指揮人員選擇安全恰當?shù)奈恢眉皶r進行指揮。指揮人員哨子小旗等齊備,掌握指揮要領。
(5)施工人員協(xié)助吊車吊運的物件移動就位時,站在安全地帶,必須是采取一定的防護措施,確保施工安全。
3.3.6.3模板鋼筋臺車
(1)在上游坡面使用鋼筋臺車時,臺車應有牢固的牽引裝置、應急裝置,以免發(fā)生危險。
(2)臺車行走時,將行車道上及其近旁的障礙物全部清除,行走時有專人監(jiān)護,防止電源線等被壓斷。
(3)臺車工作時,設專人負責指揮,指揮信號明確,無關人員應避讓,工作人員應就位安全地帶工作。
(4)運輸模板、鋼筋時,模板、鋼筋必須與車身綁扎牢靠,防止運輸是鋼筋滑落傷人。
3.3.7臨時用電安全管理
為保證用電安全,對凡可能漏電傷人或易受雷擊的電器設備建筑物均應設置接地或避雷裝置,并定期、定時對用電設備進行檢查。針對主壩施工用電線路移設頻繁,接線任務較多,項目部增加了電工的力量,確保了施工的用電安全。
(1)項目部制定安全用電管理制度,明確施工用電管理人員、電氣工程技術人員并劃分區(qū)域,分片負責,責任明確。
(2)施工現(xiàn)場電氣設備和線路(包括照明、手持電動工具等)配裝觸電保護器,以防止因潮濕漏電和絕緣損壞引起觸電及設備事故。配電盤、變壓器、帶電設備統(tǒng)一規(guī)劃,表面刷白漆,標示醒目標識符號,并掛“止步、高壓危險”等標示牌,并設置必要的防護措施且配備專人管理。
(3)在壩頂設電氣防火設施,配備一定數(shù)量的滅火器,預防不安全事故發(fā)生。
(4)項目部安文辦每周對臨時用電工程至少進行一次安全檢查,對檢查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及時整改。用電管理人員隨時檢查線路、電氣設備,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解決。
(5)電氣作業(yè)人員應持有有效證件,電工作業(yè)時必須按規(guī)定穿絕緣鞋、戴絕緣手套、使用絕緣工具,嚴禁違章操作。
3.3.3.5施工防火安全要求
(1)施工現(xiàn)場養(yǎng)護材料要堆放整齊,既要方便使用,又要考慮養(yǎng)護材料的防火安全要求,應距電纜線、易燃物等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
(2)施工中,電工隨時檢查電氣設備運行情況、電線良好狀況等,線路破損及時更換,設備出現(xiàn)故障及時檢修,確保施工用電安全以免發(fā)生漏電、火災等事故。
3.3.3 其他安全防護措施
(1)照明。為保證照明安全,在每個倉面安裝了足夠的碘鎢燈,在道路上和拌和站也安裝了足夠的照明設施,確保了各作業(yè)區(qū)的照明度滿足規(guī)定要求。
(2)勞動保護。定期發(fā)放安全帽、水鞋、雨衣、手套、手電、防護面具、安全繩和安全帶等勞保用品,按《勞動保護法》的規(guī)定發(fā)給特殊工作作業(yè)人員的勞動保護津貼和營養(yǎng)補助。
3.3.4 施工作業(yè)防護措施
(1)為防止小石在陡坡溜槽中飛出,在溜槽上采用EPE卷材全封閉防,防止骨料離析和飛濺。為了減少溜槽入倉口的擺動,盡量減少平倉作業(yè)量,每倉設置兩條溜槽,每道溜槽底部設兩道支溜槽,保證有四個入料點,在混凝土下滑過程中,應將溜槽尾端左右擺動,避免槽尾端混凝土堆積過多而給平倉振搗帶來困難。
(2)沿坡面設置安全通道,采用軟梯,從壩頂沿坡面放置。此措施需在壩頂和擠壓墻上打設插筋,用以固定。
(3)坡面施工人員每人配備一條安全帶。
(4)在壩頂上、下游側各設置一道1.2m高安全防護欄桿。
(5)沖倉用水、養(yǎng)護用水在導向趾板前集水坑,坑內架設2〞潛水泵配橡膠排水軟管向上游龍頭坑抽排。
(6)在倉面安放兩個垃圾桶,安排專人對施工現(xiàn)場及時清理,保持現(xiàn)場干凈整潔。
(7)施工爬梯必須設置欄桿,高處、坡面作業(yè)系好安全帶,危險部位設置安全警示牌。
(8)盡量避免交叉作業(yè),交叉作業(yè)部位設置警示牌,并派專人監(jiān)護。
(9)為確保坡面作業(yè)的安全,加工相應的坡面作業(yè)、運輸臺車,采用滿足安全要求的卷揚機牽引。
全國統(tǒng)一咨詢熱線: 400-808-8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