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點一:雪天一定要注意雨刮器別被凍住
貌似下雪都會在晚上或者傍晚開始,而當我們聽到相關(guān)天氣預報說可能會下雪的預警信息之后要做的就是在風擋上墊上一層厚報紙或者蓋上一層布,之后再把雨刮器放在上面,這樣就不會凍住的。當然這樣做還可以在第二天快速的幫助除掉風擋上的積雪,可以說是一舉兩得。
★如果雨刮器凍住你該怎么辦?
如果雨刷器被凍住請不要冒然開啟雨刷,這樣做輕則會撕裂雨刷器表面橡膠使其失去功效,重則會因無法擺動而損傷雨刷器電機。正確的做法是啟動車輛開啟暖風并向前風擋吹風,用熱量來融化凍住雨刮器的冰。
這點對于保持雪天車內(nèi)的環(huán)境有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有些朋友喜歡在車內(nèi)放一套絨布腳墊,這樣確實很顯檔次,但在雪天我們在外觀踩了積雪或者雪水之后踏到絨布腳墊上一定會留下臟印子,而且還不好清理,臟水印干了形成的灰土還會留在車里。
雨雪天就別那么多講究了,換套橡膠腳墊吧,雖然看著不怎么顯檔次,但是非常好打理,臟了直接用水沖沖就干凈了。
注意點三:更換防凍型的玻璃水
其實這點不僅僅是在雪天的時候要注意的,一入冬,晚上氣溫降到5°以下的時候就要更換防凍型的玻璃水。這不僅僅是說在需要玻璃水的時候它可以噴出來,更重要的是防凍型的玻璃水可以保證玻璃水壺不會因為玻璃水凍成冰而被漲裂。
注意點四:注意輪胎的花紋
特別是在下雪之后我們開車可以明顯感受到在雪地駕駛時車輛很控制,這其中的一個原因就是我們用的輪胎花紋導致的,一般我們用的都是四季輪胎,雖然在雪地用的時候也可以提供一部分的抓地力,但幅度有限。而在日常的使用中輪胎磨損又是最大的,因此在雪前一定要檢查輪胎的花紋,如果發(fā)現(xiàn)輪胎花紋磨損過大那就要必須更換了。
此外,由于輪胎是橡膠制品,冬季溫度低,橡膠制品的特性就是低溫時會變硬,因此這也是為什么冬季情況下使用同樣輪胎的車在冬季剎車距離要更長的原因。這里我建議一些有條件的車主可以在入冬前給車輛更換一套冬季輪胎,這種專用的輪胎可以比常用的四級輪胎在冬季下?lián)碛懈玫淖サ亓Γ⑶以谘┨烨闆r下也可以提高駕駛的安全性。
注意點五:車上常備一套除雪鏟
雪后車身上的積雪怎么處理,難道真的像圖片中的水哥那樣用“人肉”方式來清理車身的積雪嗎?顯然這樣太不靠譜了。車上備一套除雪鏟,掃雪除冰都能用得上,關(guān)鍵在于你能很輕松的除雪。
★ 千萬不要用絨布撣子掃雪
如果你掃積雪千萬不要用絨布撣子掃雪,道理很簡單絨布撣子容易掉毛,混合著融化的雪水就粘在你車身上了,而且絨布撣子日常使用時積攢了很多細沙,撣子濕了之后撣子里的沙子會出來這時再在車身劃來劃去和用砂紙在車身上摩擦沒啥區(qū)別。如果想用撣子清除車身上的積雪的話一定要鬃毛制成的撣子,效果好且不容易損傷車漆。

注意點六:車輛燈光一定要可以正常使用
冬天本來黑的就早,而且加上雪天路面上視線會非常不好,這時候因為視線不清看不到前車導致的交通事故就會非常多。因此一定要檢查好車輛的燈光是否正常,特別是前后霧燈以及高位剎車燈。
注意點七:雪天露天停車別停樹下
雪天停車是個難題,萬不得已露天停放時一定要選擇好停車的地點,千萬不要停放在樹下。雪后樹上往往有較厚的積雪,經(jīng)歷晝夜的溫度變化會形成冰凌或冰塊,一旦樹枝晃動便會掉落,對于愛車天窗、玻璃及車漆的傷害非常大。
注意點八:檢查胎壓
冬天車輛的胎壓大的比較高些(轎車在2.5bar就可以)因為冬天天氣冷空氣的熱脹冷縮效應不明顯。但在雪天行駛的時候我們反而要降低些胎壓(轎車再2.2bar-2.3bar)這樣做是讓輪胎稍微虧點氣來增大接地面積提高抓地力,當然如果雪停了之后的三天內(nèi)要馬上恢復正常胎壓,防止胎壓過低對輪胎造成加速磨損。
注意點九:雪后停車別停在積水路面
鋒前暖、雪后寒,說的是刮風天之前的氣溫高,下雪天之后的氣溫低。雪天往往有些地方在白天溫度高厚有融化后的雪水,在這些地方停車一夜積水會再次凍結(jié),如果車停在這上面會讓輪胎與路面凍在一起,若不留意貿(mào)然啟動車輛,輕則會令輪胎胎面變形,重則會直接撕裂輪胎造成爆胎,所以雪夜注意愛車不要停放于積水路面。
★如果輪胎真的與地面凍住你該怎么辦?
用硬物敲碎輪胎與冰面周圍的連接,之后慢慢的開動車輛。另外你還可以用熱水澆在凍住的輪胎上,用熱量來融化冰后再行車。
注意點十:壓過積水路面之后停車不要拉緊手剎
為何不要拉手剎,主要原因是因車輛在濕滑積水路面行駛后,制動盤和卡鉗(或者制動鼓)內(nèi)部會留下大量積水,若停車后拉上手剎便有可能凍結(jié),第二天你再次發(fā)動機車輛時掛擋且判斷輪胎沒被凍住后無法移并傷害制動系統(tǒng)。
★不拉手剎停車你該怎么辦?
如果怕因為拉手剎導致盤片被凍住,你可以用別的方式來替代手剎的作用。若車輛停放在坡面之上,可以根據(jù)角度掛前進擋或倒退擋(車頭朝上坡掛1擋,車頭朝下坡掛倒擋),自動擋車型可選擇對角兩個輪胎放置石頭或木楔防止車輛移動。
以上的十點是在應對雪天到來之前我應該做好的一些準備,這其中有一些是需要我們更換的也有一些是需要我們臨時需要注意的。另外,如果您是一個對車不太懂的“小白”那我就建議你去4S店給車進行一個全面的檢查,換換機油、換換防凍液啥的,4S店都能幫你搞定,當然沒準上面我說的一些小零件比如除雪鏟之類的4S店還會送你一套呢!
說完為了迎戰(zhàn)雪天我們需要做好的準備之外,我想再和大家說說關(guān)于雪天路面駕駛以及遇到突發(fā)情況的處理注意事項。
★ 在更長的距離上設置警告標示
這里我想先說在雪天除了交通事故之后你應該怎么辦?最重要的一點是設立警告標志,并且一定要在>50米以上的距離設置警告標志,這是因為雪天車輛的制動距離比一般情況制動距離長,萬一有些二把刀司機不注意路況沒注意你的警告標志造成二次事故,加大提示距離也是為了提示司機早早注意前方的事故早并線早剎車。
另外出事故之后別著急,趕快離開車,這樣做同樣也是怕二次事故給你造成人身上的傷害,無論你開的是蘭博基尼還是保時捷,啥都沒你的命重要。
★ 雪天行車距前車車距要更遠
一般雪天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因為與前車距離過近造成的,一般在正常天氣下,40公里的時速要與前車有40米的車距,而在雪天情況下,就至少要保持100米的距離。其實你著什么急呢,跟車近了你也早回不了家,還是安全重要!
★雪天駕駛切忌大腳剎車
雪天駕駛時,最忌諱的就是大腳剎車,即使你的車有ABS系統(tǒng),在路面足夠濕滑時,它也不不能100%保證你的安全。而最正確的方法是輕踩輕抬,慢慢讓車停住,沒有ABS的車就更需要這種方式!
在行車時,安全降低速度更好的方式是降擋(俗話叫拿擋憋)方式進行,其原理是利用發(fā)動機的牽引力來制動,無論是自動(有手動模式的變速器)還是手動變速箱都可以使用這個方法,降擋的作用在初期和剎車意義相同,但概念不同,雖說都是讓車輛降低速度,但不用剎車制動就等于有效避免輪胎打滑的機會!
★ 清除積雪之后再開車
視線!視線!視線!視線!……說1萬次也是視線,雪天開車最需要的就是視線好,因此我要求大家無論你多忙多著急,一定要清除車身上的積雪后再開車。
★ 用合理的擋位
如果車陷在雪地里那你一定要善于合理的擋位,比如用2擋起步或者用變速箱的雪地模式來幫助我們起步。另外后驅(qū)車要是陷到雪里千萬別用前進擋,這樣永遠也無法脫困,正確的辦法是后驅(qū)車用倒擋,變成“前驅(qū)”車方式就基本可以脫險了。
★ 該開燈一定要開燈
我覺得在美國有一條法律特別好,在需要開車燈的時候不開燈,因此出現(xiàn)交通事故時,不開車燈的人可能會被用故意謀殺罪提起訴訟。開車燈又不費電還能提高駕駛安全,有什么舍不得的啊。
雪天誰都想趕緊回家待著去,但越著急越要注意周圍的情況,比如周圍的行人和騎自行車的人,為了保暖他們都會穿上很厚的衣服,帶上很厚的帽子,這樣會讓他們的左右視線不好,因此就分別不清楚周圍是否有車經(jīng)過。正式因為這樣,我們開車的朋友最好要繞著他們走,雙方留出一段安全距離才是正解。此外雪天路面會有很多融化的雪水,我們經(jīng)過積水的地方要降低速度,不要覺得壓出一道大水花是多么V5的事情,你這么做只能用最惡毒的話形容你了。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冬天車內(nèi)外溫度差異很大,因此車內(nèi)很容易起霧,這時我們要善用車內(nèi)的除霧裝置,比如后窗除霧和外后視鏡加熱功能,以保證實現(xiàn)正常,提高駕駛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