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中紀委、監(jiān)察部通報2009年全國紀檢監(jiān)察機關查辦案件相關情況。
中央紀委監(jiān)察部嚴肅查處了王益、米鳳君、陳少勇、朱志剛、皮黔生、黃松有、陳紹基、王華元、鄭少東等大案要案,目前正在立案調查的有許宗衡、黃瑤、宋勇等。各地也查處了一批有影響案件。
2009年,高官密集落馬,我國掀起了新一輪聲勢浩大的反腐風暴。記者根據媒體公開報道統(tǒng)計,2009年落馬的省部級(含副部級)高官有17人。
在這些落馬和判刑的高官中,既有國務院部委官員、地方行政首長,也有人大、政協、公安、法院系統(tǒng)高官,有金融、國企高管,甚至還有紀檢系統(tǒng)自身的蛀蟲。譬如中共浙江省委原常委、原紀檢委書記——王華元。
據媒體報道,這一數字也足以刷新改革開放31年以來高級官員落馬的年度紀錄——據公開資料統(tǒng)計,2003年至2007年的5年間,共有35名副部級以上官員落馬,年均7人。
現象剖析
(一)多半是研究生
2009年落馬的腐敗官員一般學歷高,且大多有基層經歷;另一方面,落馬貪官大多有情婦。與此同時,群眾舉報、網絡監(jiān)督等已經成為反腐的重要渠道。中國問題學專家胡星斗說,高學歷本應具備更高的修養(yǎng),包括政治修養(yǎng),但是現在的學歷教育主要是知識的教育,很少有人格的教育。加上一些求學者也主要是以學歷做敲門磚,急功近利,所以根本談不上提高修養(yǎng),F在某些官員的學歷水分比較大,一些政府部門成為最大的博士碩士聚集地。
(二)多來自基層
17名落馬官員中多從基層干起,貴州省原政協主席黃瑤和福建省委原常委、省委原秘書長陳少勇,二人為中小學老師;北京市原副市長劉志華,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原副主任委員、前財政部副部長朱志剛則為工人或技術人員。
對此,胡星斗表示,許多腐敗官員原本是貧寒出身,從基層干起,很能體貼民生疾苦,但是隨著權力的擴張、地位的提高,思想、信念、作風都會悄然發(fā)生變化,從廉潔自律的好官變成了肆無忌憚、貪污腐敗的壞官。
胡星斗說:“它說明在一個長期的權力比較大的特殊環(huán)境中任何個人及品行都是靠不住的,靠得住的只有制度與監(jiān)督,特別是應當建立預防腐敗的制度,大力提倡新聞監(jiān)督、群眾監(jiān)督!
(三)多人養(yǎng)情婦
在這些落馬和判刑的高官中,有不少高官流連于聲色犬馬,包養(yǎng)情人、“二奶”,甚至嫖娼狎妓。在有情婦的人中,黃瑤一人有13名情婦,米鳳軍嫖妓逾百。
胡星斗說,新華社曾經報道被查處的貪官污吏中95%都有“情婦”;腐敗案件60%以上與“情婦”有關!澳呈蟹簇澗忠晃活I導表示:在偵破貪污案件中,找到了情人,一般就能找到犯罪嫌疑人的確鑿證據。陜西省原政協副主席龐家鈺就是被他的11人‘情婦告狀團’給扳倒的。”
有關專家指出,高官多陷于“桃色門”的漩渦之中,因此將官員私生活納入反腐敗斗爭體系是必要之舉。
專家建議
反腐渠道應從三方面進行
中國問題學專家胡星斗表示,中國官場要廉潔起來,關鍵是要建立現代預防腐敗制度,最重要的是在新聞監(jiān)督、群眾監(jiān)督、收入申報三個方面取得突破。媒體監(jiān)督對于反腐敗是個關鍵,各級官員可以赤裸裸地暴露在公眾監(jiān)督、媒體監(jiān)督之下,他們就不敢腐敗,小腐敗就被揭露了,也就不會發(fā)展為殺頭的大腐敗。媒體監(jiān)督對官員可以說是愛護。中國也應當出臺舉報人保護法,避免舉報腐敗者被迫害打擊。
據新華社、人民日報、法制晚報
相關數據
(2009年1-11月)
■全國處分干部106626人,挽回經濟損失44.4億元
■處分縣處級以上干部人數增長10.8%,處分貪污賄賂金額在100萬元以上干部人數增長19.2%
■3743名縣處級以上干部被處分
■受黨紀處分者占黨員總數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