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本科生連峰畢業(yè)后一直沒找到工作,在去某技!盎貭t”后,驚呼“大學白讀了”。從自身角度看,要先反思自己的四年是怎么度過的,從學校角度看,應該強化就業(yè)指導和實習崗位的提供。
今年剛從某省屬高校計算機科學技術專業(yè)畢業(yè)的大學本科生連峰一直沒找到工作,當他得知武漢某技校能將畢業(yè)生輸送到大型建筑施工企業(yè)后,就報了名。和他一起“回爐”的大學生中,有7名是本科生。開學才兩周,連峰便出驚人之語:“大學里學的知識很空,派不上用場。我的大學真是白讀了!”(9月12日《楚天都市報》)
連峰的感慨,到底是意味著他的浪子回頭金不換,還是在責怪大學教育的失職,很值得玩味。大學“白讀”,到底是咋弄的呢?
內(nèi)因為首,學生要向自己問責。大學四年,對學生學習而言是處理好博與專的關系,堅持做到“博中有專、以博養(yǎng)!保阎R從空落到實處,更要配以實踐。而大學生的職責,是在堅守理想的同時要堅守“三點一線”的學習,要“活讀書、讀活書”,持續(xù)保持對學習的熱忱和對方法的不斷改進。想必高呼“大學白讀”一說的學子,要先反思自己的四年是怎么度過的,從這層意義上講,“白讀”作為今后學習、工作的警戒較對大學教育的問責更為妥當。
外因為輔,亦不可忽視大學人才培養(yǎng)方式存在的問題。學習中理論與實踐的銜接離不開高校的關注與協(xié)調(diào),畢竟,能夠通過自己的能力在市場中謀求實習機會的學生畢竟是少數(shù)。學校應該在理論知識的傳播之余,強化就業(yè)指導和實習崗位的提供,無論是人文科學還是自然科學,都需要實際工作中的歷練,才能更好地將理論和實踐完美結合。隨著高等教育大眾化趨勢的形成,高校成了培養(yǎng)學生的“大工廠”,即便如此,也需要一個給學生提供實習鍛煉的必要程序。
連峰等同學走出大學奔職校的現(xiàn)象,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就業(yè)需求實用主義的特點———兼具技術能力和理論修為的學生在就業(yè)中更具競爭力,這也是對當前大學教育的啟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