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總說,別人的批評,可以成為對照自己的鏡子。虛心接受批評,可以改正缺點,成就事業(yè),完善自我。然而有人指出,在當下社會,批評的生態(tài)正在惡化,現在人們越來越不能坦然接受批評了。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民意中國網和新浪網,對1155人進行的一項在線調查顯示,57.3%的人表示身邊很少有能虛心接受批評的人,其中20.0%的人表示 “非常少”。僅12.9%的人認為這樣的人還比較多。
受訪者中,“70后”占37.4%,“80后”占40.5%,“90后”占5.0%。職業(yè)構成上,比例最高的四個職業(yè)分別是:“民營企業(yè)員工”(22.5%)、“國有企業(yè)員工”(19.0%)、“事業(yè)單位員工”(15.3%)和“國家公務員”(10.3%)。
誰最不能接受批評?
某世界500強企業(yè)員工戴娜(化名)剛入職一年多。原本快言快語的她發(fā)現,很少有同事能虛心接受批評,有時就算是實話實說也會引來不快。只要有人提出了批評,不管對錯,都會讓同事關系出現緊張,偶爾還會出現爭吵。
她告訴記者,久而久之,大家都變聰明了,沒人愿意去批評別人。做事的人得不到批評性意見,很難發(fā)現錯誤,經常做一些無用功!叭绻蠹叶寄芴故幗邮芘u,并敢于作出批評,工作效率不知道要提高多少倍!
在山西太原市某小學的方老師看來,領導是最不能接受別人批評的人。她說,她們學校的校長就很不喜歡聽到批評,凡是他決定的事,別人很少有批評的余地,最多只能提一些看似是建議、實則是贊揚的“完善性意見”。
她坦言,不喜歡批評已經成了很多人的通病。她自己也曾因聽不慣批評而當場與對方發(fā)生沖突!笆潞筇貏e后悔,但當時的確很難控制住自己,一聽到批評,第一反應就是要反駁對方,認為對方居心叵測,是在和自己過不去!
調查中,60.9%的受訪者確認,身邊經常發(fā)生因為批評而引發(fā)的矛盾或沖突。
至于最不能接受批評的人,82.9%的人認為是“領導”,38.0%的人認為是“同事”;59.9%的人認為是“年長者”,45.5%的人認為是 “年輕人”;26.1%的人選擇“陌生人”,17.7%的人選擇“熟人”。
中國文化產業(yè)促進會常務理事艾君在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采訪時指出,真正的批評是指對他人的缺點和錯誤提出改正意見,意在“治病救人”?稍谘巯,批評這個詞的含義正在被扭曲,很多人將批評等同于誹謗、指責、埋怨甚至辱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