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1年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啟動以來,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廣大中小學校積極探索,大膽實踐,創(chuàng)造了豐富的經(jīng)驗,取得了豐碩的改革成果。而這次征集活動,目的是為了發(fā)現(xiàn)和培育優(yōu)秀教學研究成果,促進成果的交流、共享與推廣應用,探索建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激勵機制,進一步推進素質教育。
教學研究成果須圍繞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重點難點問題,系統(tǒng)地開展實踐探索并形成了課程開發(fā)成果及教學改革實驗成果。具體包括課程開發(fā)與實施、教學改革、德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考試評價改革、教學研究機制創(chuàng)新、基于新課程的教師教育、課程教學管理、教學資源開發(fā)共享等方面。
教學研究成果包括論文、教學案例、課件、軟件等。論文具體包括背景與意義、研究與實踐過程、成果的主要內(nèi)容、實踐成效等幾個部分。教學案例、課件、軟件等要輔以簡要的文字報告。
教學研究成果要堅持素質教育方向,充分體現(xiàn)課程改革的理念,遵循教育教學規(guī)律;要結合本地、本校實際,總結提煉課程教學改革的實踐經(jīng)驗,突出對課程教學改革重點、難點問題的解決。教學研究成果要經(jīng)過兩年以上的實踐檢驗。行文格式規(guī)范,文字與圖表清晰。每項研究成果署名作者不超過6人,字數(shù)不超過5000字。
教學研究成果于2010年4月1日至4月10日報送至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fā)展中心。
附件:
關于征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教學研究成果選題指南
一、課程開發(fā)與實踐
1.普通高中選修課的實施
2.地方課程的開發(fā)與實施
3.校本課程的開發(fā)與實施
4.研究性學習課程的開發(fā)與實施
5.社區(qū)服務與社會實踐課程的開發(fā)與實施
6.技術課程(勞動技術、信息技術、通用技術等)的實施
7.綜合課程(科學、歷史與社會、藝術等)的實施
二、教學改革與實踐探索
1.教學設計的研究與實踐
2.教材使用的研究與實踐
3.學生學習方式的研究與實踐
4.教學組織形式的研究與實踐
5.在教學過程中落實“三維目標”的研究與實踐
6.促進學生參與的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的研究與實踐
7.普通高中模塊教學策略的研究與實踐
8.基于課程標準的教學過程評價的研究與實踐
9.教學過程中教師角色與教學組織方式的研究與實踐
10.學生學習任務(含作業(yè))設計與指導的研究與實踐
11.信息技術與教學整合的研究與實踐
12.實驗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
三、加強德育針對性、實效性研究與實踐探索
1.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課程的實施
2.各學科教學滲透德育的研究與實踐
3.德育實踐活動的研究與實踐
4.在德育中整合專題教育的研究與實踐
四、考試評價改革研究與實踐探索
1.綜合素質評價的研究與實施
2.義務教育學生學業(yè)質量保障體系的研究與實踐
3.普通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制度的建立與實施
4.深化中考改革的研究與實踐
5.高等學校招生考試制度改革與高中課程改革有機銜接的研究與實踐
6.中小學教師發(fā)展性評價的研究與實踐
五、教學研究機制創(chuàng)新的研究與實踐探索
1.以校為本教學研究制度的研究與實踐
2.提升教學研究隊伍專業(yè)能力的研究與實踐
3.教研方式變革的研究與實踐
六、基于新課程的教師教育研究與實踐探索
1.基于新課程的教師培養(yǎng)課程設置的研究與實踐
2.基于新課程的教師培養(yǎng)模式的研究與實踐
3.基于新課程的教師培訓課程的開發(fā)與實踐
4.基于新課程的教師培訓機制和培訓方式以及培訓效果評估的研究與實踐
七、課程、教學管理研究與實踐探索
1.提高中小學校長課程領導力的研究與實踐
2.中小學校課程教學管理能力建設的研究與實踐
3.地方教育行政部門課程教學管理能力建設的研究與實踐
4.地方課程、校本課程建設與管理的研究與實踐
八、教學資源開發(fā)、共享研究與實踐探索
1.建立教學資源開發(fā)、共享機制的研究與實踐
2.中小學校有效使用教學資源的研究與實踐
3.中小學虛擬課堂的研究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