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時,“找工作的壓力”彷佛一夜之間從天而降的神兵,突襲了每個大學生的腦神經(jīng)。我們似乎毫無反擊之力,任由“工作壓力”整日整夜的占領(lǐng)了我們。白天,走在大學的校園里,常聽到年輕人三五個圍坐一團“小B找到了500強的工作!”一時之間,小B成了校園里的英雄任務(wù),指點江山,好不瀟灑。
畢業(yè)后的兩年,我曾和小B兩個相約在“沸騰魚鄉(xiāng)”敘舊。兩位當年都曾在大學校園里叱咤風云一時的“紅人”相見,自然分外“眼紅”。解釋一下這里“眼紅”的意思,眼睛紅紅的,小B那廝兩杯酒下肚后,竟紅了眼眶。我暗自,“這哥兒們咋了?”
不一會,小B接了兩個電話,沒說兩句就上臟話了:“我TM不回去!你把我開了吧!我都多長時間沒休假了,不行!”
我問,“誰呀?”
小B:“公司的,叫我回去干活!
我問,“那你快回去吧。咱倆改天!
小B:“改哪天啊?咱倆都約了2年了,這才約上。讓他開了我吧,我早不想干了!”
大學時,很多大學生被問到職業(yè)理想,“仿佛月薪過萬,或者進入全球500強企業(yè)!本褪锹殬I(yè)理想。而眼前的小B就是活生生的例子,“月薪過萬就是那么好拿的?你不給公司干出來一個月十萬的利潤,公司能給你一萬?!開玩笑!毙告訴我,他前些日子剛和女朋友分手了,因為太長時間的兩地分居,或許還有其他原因,我猜想!耙袁F(xiàn)在北京房價100萬計算。每個月月薪一萬,假使你可以存下5000元/月,不過份吧。一年12個月共有60000元。買套價值100萬的房子,共計需16.6年,將近17年。每個學生大學畢業(yè)的平均年齡是24歲,24歲+17年=41歲。嗯。恭喜。41歲的時候月薪上萬的你,可以享有一套價值100萬的住房了。有幾點提醒大家。期間不算房地產(chǎn)價格的迅猛上漲;如果以過去房價的平均增速計算,那么在北京買套100萬的房子顯然就成為了“終極理想”。并且,還貸期間不能結(jié)婚。不能生小孩。父母不能生病。你不能有任何天災(zāi)人禍。”對面的小B不愧為做“審計”的,三句話離不開本行,我不想去評說他這個帳算得對或不對,我也不忍心告訴他,而今。以100萬的價格,能在北京買的起的房子,已然為數(shù)不多,堪稱稀世精品了!
剛畢業(yè)的年輕人就月薪過萬,實際上是一種生活狀態(tài)。我現(xiàn)在把這種生活狀態(tài)叫“月薪過萬”。我的很多朋友——被眾多大學生羨慕的月薪過萬的朋友,都是類似的一個生存狀態(tài),“睡的比狗晚,起的比雞早,干的比牛多!彼麄兠咳嗣啃r工作產(chǎn)生的工資費用。不比任何一個臨時工要高多少,只不過,大把的時間累計起來,拿到的最終是“月薪過萬!(萬元月薪的絕大部分,還要去換了銀行的房貸……)
活的不開心。活得累。而這些,只不過是我們在一個城市能生存下來的最低成本。這個成本是什么?是愛情。是青春。是健康。是青春。是激情……通常的思維是,“理想就是實現(xiàn)某些物質(zhì)利益,比如錢,名譽或者地位!币韵聝H僅是我的大膽設(shè)想,所以歡迎朋友們對我的意見提出批評,“我說,換一種活法吧!”找一份可以給你快樂的工作,真正快樂來自于日常的工作,越是富有激情的工作,越是能收獲生活的快樂!恩格思的《共產(chǎn)主義》里描述的共產(chǎn)主義就是人人勞動不拿報酬沒有按勞分配,因為社會生產(chǎn)品嚴重賦予,消費都消費不完;人人工作不是為了報酬,而是為了享受其中的過程。(由此可見,工作是一種人生享受,而非人體折磨。)
所以,在確立職業(yè)理想時要考慮到這個前提:高薪并不等于職業(yè)理想。同時也暗示了你的生活方式生活品質(zhì)。我們生命的價值不在于擁有多少錢,而在于做了多少有意義的工作。在開始的時候,最好先要明確自己要什么。寶馬香車?豪宅美女?還是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的過程?真正的快樂來自于后者。
我知道這時有的同學會說,給我寶馬香車給我豪宅美女,讓我墮落吧,讓我下地獄吧。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不要攔著我!
Ok。沒問題。知道嗎?還有一些研究報告告訴我們,那些追求理想的人,在多年以后比那些只追求金錢的人會賺到更多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