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回放:學生被罰站致死
12月24日,《現(xiàn)代快報》報道,備受關注的山東中學生罰站被凍死事件有了結(jié)果:五井中學校長和分管安全工作的副校長均被免職。
據(jù)了解,該事件至今說法不一。此前有學生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當晚張繼鑫出去買東西,翻墻外出被值班老師發(fā)現(xiàn),老師打了他幾下并對他罰站,后來值班老師出去喝酒,把他遺忘,當天當?shù)刈畹蜌鉁剡_到零下10攝氏度。校方認為“這只是一個意外”,值班老師存在失職行為,但當晚沒有外出喝酒,更沒有打過張繼鑫。警方為張繼鑫做出的死亡原因鑒定結(jié)果是:非刑事案件,排除他殺、中毒事件的可能;屬意外事故,主要考慮張繼鑫自身健康原因所致。
據(jù)了解,張繼鑫的宿舍住著初一到初二的28名男生。由于年齡差距較大,宿舍里高年級同學經(jīng)常會欺負低年級學生。當晚,張繼鑫曾被迫兩次到小賣部為高年級的同學買食品。
圍繞張繼鑫的死因,各方眾說紛紜。死者家長也發(fā)出質(zhì)疑:“孩子在宿舍里受欺負,為什么老師不管?這個夜里,孩子為什么會倒在溝里?為什么一整夜沒人發(fā)現(xiàn)?值班老師職責何在?”但不管怎樣,張繼鑫的死讓校園管理和教師師德的話題再次變得沉重,更凸顯出學校生命教育的嚴重缺失。
目前,該學校校長和分管安全的副校長被免職。該縣已成立聯(lián)合調(diào)查組,對事件重新調(diào)查。
記者調(diào)查:校園罰站很普遍
學生罰站現(xiàn)象在各地校園里司空見慣,僅12月被媒體披露的罰站事件就有兩起:武漢第二十中學高一(5)班學生劉晨(化名)被罰站10小時后發(fā)低燒,不得不到醫(yī)院去打3天消炎針。孩子受罰的原因是在語文課上做小動作;因未按要求自帶清潔用具參與教室清掃,昆明市盤龍區(qū)雙龍鄉(xiāng)雙龍中心小學3名學生被班主任要求脫光衣服,赤身裸體站在全班同學面前。
在省會兩所中學門口,記者隨機詢問幾個同學是否被罰站過,有五分之一的同學答復“我被老師罰站過”。而遲到、上課不認真聽講、不按時交作業(yè)都可能成為被罰站的理由。
一位中學老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除了罰站,罰抄寫作業(yè)、罰打掃衛(wèi)生、罰在操場跑步等也是老師常用的懲罰方法。
某中學管理層老師認為,近年來,諸如校園踩踏這樣的校園事件的屢次發(fā)生,大多與學校制度建設不完善、管理水平差、教師責任心缺失有關。有些學校即使有制度,但由于缺乏操作性,形同虛設,“教育部門早就三令五申,不允許體罰學生,而實際上罰站也屬于體罰學生的一種”。
這位老師舉例說,安徽省日前出臺的《中小學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就非常具有操作性。按照這一規(guī)范,教師應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平等公正對待學生。在日常教學中,教師采取適當方式對學生進行批評教育,但不能偏袒、歧視、諷刺、挖苦、辱罵、體罰或變相體罰,也不能有侮辱學生人格尊嚴的行為。發(fā)現(xiàn)老師存在“師德問題”,所有評先、晉升職稱等一票否決。對師德總體評價不合格的教師,還要進行嚴肅處理;對有嚴重失德行為并造成嚴重后果、影響惡劣的教師,撤銷教師資格并予以解聘,同時要追究學校領導的責任。
專家支招:生命教育從老師抓起
“悲劇的出現(xiàn),與長期以來無人關注教育管理者心理健康有關。真正的教育是用生命影響生命,用愛傳遞愛!毙睦碜稍儙燀n宇認為,包括學校領導、班主任老師和家長在內(nèi)的教育管理者,其自身心理和外在狀態(tài)直接影響著每一個孩子。老師有陽光心態(tài),學生就陽光上進;教師要沉悶,學生就沉悶寡言。
韓宇認為,張繼鑫死亡事件,直接反映出對孩子生命的尊重和教育沒有落到實處。他說:“作為初一學生,完全知道天冷避寒,為啥孩子在外邊凍死也不敢回去,原因就在于缺乏對生命的熱愛和保護!
韓宇把悲劇的發(fā)生歸結(jié)于制度漏洞和心育漏洞。制度漏洞又分三點,一是制度制定的出發(fā)點是管理,管是為了理,而很多學校在制定制度的時候,只是為了管,而忽略了理。二是制度制定的隨意性,在制定制度的時候,學校往往是想起什么,就作為一個制度定下來,缺乏科學的考證和實踐的檢驗。三是制度的落實不到位。很多制度本身只是把人簡單等同于動物,缺乏對人的尊重。
孩子的成長和安全,家長也負有重要的責任。家庭教育專家許蔚虹認為,不缺愛的父母,缺的是不會愛的父母!孩子生下來要由父母培養(yǎng),但培養(yǎng)孩子不單純是政府的事,也不單純是學校、鄰居或祖母的事,而是社會各界的共同責任,家長只有一次培養(yǎng)他們的機會。她說:“即使把孩子送到管理好的寄宿學校,家長也不能大撒把,要經(jīng)常與學校老師進行溝通,了解孩子在學校的情況,和老師一起幫助解決孩子面臨或可能面臨的問題,因為父母的關愛沒人能夠替代!